如何正確的使用環氧灌漿料?
清潔設備基礎表面,無碎屑、浮漿、灰塵、油污、脫模劑和其他雜質。灌漿料前24小時,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。灌漿前一小時,應將積聚的水排出。
根據設備基礎的實際情況,選擇合適的灌漿方法。由于二次灌漿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動性能,一般只需使用“自重灌漿”,即灌漿材料直接從模板開口處澆筑,并完全自流平,通過漿液的自重填充整個澆筑空間。如果灌漿面積大、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小且距離很長,可通過“高漏斗灌漿”或“壓力灌漿”進行灌漿,以確保漿液能完全填滿所有角落。
根據確定的灌漿方法和灌漿施工圖,設置模板。模板定位標高應至少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毫米。模板安裝應牢固穩定,防止松動和漏漿。
根據產品證書上推薦的水與材料的比例,確定加入的水量。應使用飲用水進行混合。水溫為5 ~ 40℃,可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。當使用機械攪拌時,攪拌時間通常為1-2分鐘。使用手動攪拌時,應加入2/3的用水量攪拌2分鐘,然后加入剩余的用水量攪拌均勻。
灌漿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泥漿應從一側注入,直到另一側溢出,以便排出設備底座和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,并使灌漿更加充分。灌漿不得從四面同時進行。
(2)灌漿料開始后,必須不間斷地連續進行,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。
(3)灌漿過程中不宜振動。如果需要,竹條可以用來拉動和引導水流。
(4)灌漿層厚度每次不得超過100毫米。
(5)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采用分段施工。每段長度應為7米。
(6)如果在灌漿過程中發現表面有滲漏水,可以分布少量的CGM干材料來吸水。
(7)對灌漿層厚度大于1000毫米的大體積設備基礎進行灌漿時,混合灌漿材料時可按1: 1的總比例加入0.5毫米石子,但其可灌性是否滿足要求需通過試驗確定。
(8)設備基礎灌漿完成后,待拆除部分應在灌漿層終凝前進行處理。
(9)灌漿施工期間及脫模前,應保護灌漿層不受振動和碰撞,以免損壞未硬化的灌漿層。
(10)模板與設備底座之間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毫米左右,以便于灌漿施工。
(11)高強灌漿料過程中如有漏漿,應及時處理。
(12)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,應采用機械攪拌以保證灌漿施工。
6.保持
(1)灌漿完成后30分鐘內,應立即噴灑固化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覆蓋巖棉被進行養護,或在灌漿層Z終凝固后立即噴水保濕養護。
(2)冬季施工期間,養護措施也應符合現行《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規范》(GB50204)的有關規定。
(3)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維修時間和拆模進度設備基礎二次灌漿,設備基礎表面打毛。清洗設備基礎表面應無碎屑、浮漿、浮灰、油污、脫模劑和其他雜物。灌漿前24小時,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。灌漿前一小時,清除積水。
(4)根據灌漿施工圖設置模板。模板與基礎、模板與模板之間的接縫應用水泥漿、膠帶等密封。以達到整個模板防水的程度。T
Z近瀏覽:
相關新聞
- 高強度灌漿料Z容易出現什么問題 2021-09-04 11:52:57
- 想要增大柱子界面該如何施工 2021-06-12 15:10:35
- 灌漿料施工中的蜂窩、疏松現象是什么原因 2021-06-10 15:35:12
- 灌漿料廠家型號分析價格 2021-05-27 16:10:13
- 灌漿料施工的基本上常見問題是什么? 2021-07-22 11:47:19
- 特種結構材料加固的意義都有哪些 2021-06-03 17:35:43
- 環氧灌漿料攪拌困難的解決方法 2021-05-27 16:00:47
- 橋梁裂縫修補灌漿法施工工藝 2021-06-17 16:25:23
- 橋梁特種建筑加固材料性能 2021-05-29 14:20:19
- 【灌漿料】和水泥的區別都有哪些 2021-06-10 15:30:55